一向吵吵嚷嚷的南京樓市,在經(jīng)歷了12連漲之后,終于在10月份宣告“止?jié)q走平”,而在70城房價指數(shù)中,房價走平的城市有5個,下跌的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52個。有人說,現(xiàn)在又到了“抄底”的時候了,購房大軍已經(jīng)磨刀霍霍準備入場,事實真的如此嗎?
南京的房價12連漲宣告終結其實有跡可循,今年“金九銀十”的后期,有不少業(yè)內人士明顯感受到樓盤銷售乏力,過去被稱為“香餑餑”的江北核心區(qū),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不需搖號的樓盤——這就意味著,這些樓盤的報名人數(shù)甚至比房源的數(shù)量還要少,遠的不說,就算是跟今年上半年相比,也是天壤之別,當時江北核心區(qū)樓盤的中簽率大都不超過20%,開盤售罄也不是什么難事。
更加令人尷尬的是,在南京新房報名統(tǒng)一平臺寧小通上,無人報名的樓盤也開始出現(xiàn),六合、橋林、龍?zhí)?,這些偏遠板塊的項目在市場冷靜期中,變得不那么受買房人待見,即便房企給出各種優(yōu)惠折扣,買家也只是持幣觀望,堅決“不越雷池半步”。
銷量滑坡帶來的是房企放低姿態(tài),不斷拉低門檻吸引買房人,降價是最為常見的手段,而這也是南京房價12連漲終結的最直接原因。
喊著“抄底”的人不僅是在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上也不少見,今年下半年銀行信貸收緊后,導致人們的交易意愿收縮,供應量超過需求,買方市場占據(jù)了主流。以河西板塊為例,房主的報價普遍較高,買方對于報價下跌有較高期待,5萬、10萬的降幅已經(jīng)“滿足”不了買家的“胃口”,觀望氣氛相當濃厚。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針對今年三季度的南京二手房成交進行過一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客戶平均成交周期是37.1天,環(huán)比增加了11.9天,是2019年以來成交周期最為漫長的一個季度。
問題來了,現(xiàn)在的市場真的有“底”可抄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當下的房地產(chǎn)市場是不是已經(jīng)見底了?有人說,你看好多房企都快經(jīng)營不下去,相關部門紛紛出手相救,金融機構也在放松信貸方面的管控,要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向企業(yè)“輸血”;還有即將到來的今年第三批次集中宅地出讓,合肥、杭州、廣州、南京都在醞釀降低門檻,避免土地市場“冷場”……上面的這么多現(xiàn)象,難道不是市場“見底”的標志嗎?
樓市馬坐播要提醒你的是,以上種種都是“救市”的舉措,是樓市政策偏離正常軌道后的調整,一旦市場步入正軌,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樓市也將止跌回升,因此,當下的“底”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底”,只是階段性的政策調整。如何判斷何時才是真正的“見底”呢?我看離不開兩個因素,一是相關部門是否推出刺激性舉措,包括取消限購、減免契稅,甚至直接給買房人政策支持、補貼資金,如果出現(xiàn)這些刺激樓市的舉動,才真正表明市場“見底”了。另外一個因素是利率的降低,從以往樓市起伏不難看出,降息對于拉抬市場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利率降了,或許也就意味著入場的時機來了。(記者 馬祚波)